今年以來,銀根緊縮導致融資困難,正在讓有著1500年歷史
當舖行業重新煥發青春,甚至成為很多東莞中小企業小額短期融資
主管道。據本報報導,今年上半年以來,全市16家獨立當舖典當總額已達3.88億元,幾乎和去年全年典當總額3.90億元持平;業務筆數則已全面超越去年全年。
這真是一個讓人喜憂參半消息。喜
是,身處中國外向型經濟最前沿
東莞中小企業,雖然國際市場越發動盪和萎縮、國內需求遲遲未能有效啟動,但是,基於商業
本能和中國人特有
生存文化,為數眾多
中小企業還是在進行著艱難
掙扎。可以說,正是因為這種商業基因
存在,一旦外部市場和某些桎梏經濟要素發揮作用
制度性因素得以改善,中小企業乃至整個經濟體系
成長潛力仍將不可小覷。
憂則是,基於傳統典當業
特點,典當融資作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
補充固然不錯,卻顯然難以成為現代商業環境中制度性、公共性
金融服務主力品種。很簡單,不論其餘,僅就月息4%以上
典當利息來看,高達50%左右
年息負擔,顯然就不是現代市場環境中大多數企業能夠承擔得了
,短期應急或許尚可支撐,時間稍一延遲,投資專案無疑也就沒了生路。
因此,在傳統典當業高度復興背後,實則反映出當前金融制度下中小企業越來越嚴重
“資金饑渴症”,這種不容回避
客觀現實,不但在個體和微觀層面上造成了企業經營
困難,亦在宏觀層面對東莞
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形成了相當程度
障礙。
如何解決這個問題,答案是不言自明:解決資金匱乏
主體自然是企業,企業雖然可以選擇包括典當融資在內
市場上所有
融資品種和服務,但是,其前提必須是,社會一定要提供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宜
、符合大多數企業經營狀況和利潤水準
公共融資服務,以保證企業無論在平順旺盛
時候,還是艱難轉型
階段,都能夠享有多元化
基本金融支持,以確保企業經營目標和社會價值
實現。
值得慶倖是,以上問題
解決,顯然已被東莞有關方面注意到並被納入到其決策範圍之中。另據報導,十一假期後
首個工作日,市黨政領導班子便專題討論東莞中小企業
融資問題,決定繼設立10億元轉型基金之後,一次性拿出10億元支援中小企業融資,以幫助它們渡過這段最艱難
關口。這是一個讓人樂觀
信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