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後,浙江企業和個人可以用專利權來辦抵押貸款。近日,在浙江省新出臺
《浙江省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》中,銀行等金融機構被列入了專利權融資
貸款方。其實,不光是浙江地區,記者發現,最近一段時間,湖南、江蘇、湖北、安徽等省
一些城市也都出臺了類似
管理辦法。對此,當舖業內人士認為,此舉一定程度上給了當舖行業啟示,在融資方式不斷發展
今天,嘗試開闢新
業務品種對於當舖行
發展是非常重要
。那麼,當舖行業如何看待此類政策
出臺?像專利權當舖這樣
業務有存在
可能和必要嗎?
業務開展數量鮮有
浙江地區為例,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,近年來,浙江省每年專利申請授權量都位居全國前三位,其中不少企業擁有知識產權,然而一旦企業急需資金,這些“知本”卻不能轉變成“資本”。
記者瞭解到,該省在日前出臺管理辦法中明確表示,對於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法授予,且在該管理辦法規定範圍內
專利權,其合法專利權人可以將其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出質抵押貸款。專利權價值可聘請有資質
仲介機構評估,其貸款額度則以專利權價值評估結果作為主要參考依據。另外,質押期限不得超過該專利權
有效期限。每宗專利權出質貸款都要登記備案,銀行將跟蹤貸款流向用途,而借款人取得
信貸資金,只能用於技術研發、技術改造、流動資金周轉等生產經營。
對此,當舖行執業者認為,銀行等金融機構現在都能參與到專利權出質抵押中來,這對於當舖行此類業務影響不大。因為按照《當舖管理辦法》
規定,屬於財產權利
專利權是被允許進行當舖業務
,但是從目前
實際情況看來,全國
專利權當舖業務還處在觀望、探索
階段,真正做成過此項業務
當舖行幾乎是鳳毛麟角。
問題在哪里
“現在當舖行之所以不大願意做專利權當舖業務,一個直接原因就是萬一成為絕當,它不好變現。”湖北省當舖執業協會副會長危驚濤告訴中國商報記者。
他給記者打了這樣比方,比如客戶帶來
是一項讓汽車省油節能
專利,如果其成為絕當,而市場又正需要這樣
專利技術,那麼當舖行將其變現也會容易得多。反之,成為絕當
專利權對於當舖行來說則很可能是塊“燙手
山芋”。但從實際操作來看,當舖行對於專利權
市場價值以及將其轉化為生產力
過程是否漫長等都不好把握,這就導致了當舖行不敢貿然介入專利權抵押。
“當舖行畢竟不像銀行等金融主體那樣有強大資金支持,而且我們預見風險
能力相對較低,所以為求保險,沒有把握
業務只好先進行觀望或者乾脆放棄。”業內人士表示。
雲南當舖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利明則從另一方面道出了他們擔心。“專利權在當舖之前有沒有用過,作為當舖行來說,是沒有那麼大
能力和那麼多精力去調查
。萬一客戶拿過來
專利權在當舖之前就賣給別人了,或者是已經開發過了,那如果它成了絕當,對於當舖行而言就真是沒有什麼價值了。發生這種情況,做了‘賠本生意’
當舖行只能是有苦難言。”
雖然開展專利權當舖業務有著這樣那樣難處,但是絕大多數當舖行並沒有將其“一棍子打死”。採訪中,一些當舖行
經營者向記者表示,如果有好
保障政策出臺,又或者有好
經驗借鑒,他們還是願意嘗試這項業務
,畢竟拋除種種風險因素來說,專利權當舖業務還是有不小
發展空間和利潤
。
知識產權當舖業務有所嘗試
由此可見,價值估算不准,對於市場前景預見性較低、缺乏專業資質機構進行評估都是制約當今專利權當舖業務發展
因素。比如,在採訪中,雲南、湖北等地
一些當舖行經營者就告訴記者,也曾有客戶帶著專利權上門要求當舖。出於對萬一客戶沒有贖當,專利權變成絕當品
考慮,當舖行也聯繫了對此項專利權表示出興趣
買家。不過,無論是當舖行,還是買家,因對於此項專利權能否在較短時間內變現、其市場前景究竟幾何拿捏不准,而相關權威機構也只是能對專利權
真實與否作出鑒定,謹慎考慮後此類業務最終未能成交。
記者獲悉,儘管如此,也不乏有敢於“吃螃蟹”者。比如,北京幾家
當舖行就開始嘗試著進行類似
業務,比如知識產權
當舖。據經營過此項業務
業內人士介紹,這種業務主要是針對一些中小型高科技企業所推出。特別是那些處在創業初期
企業,往往缺少房產等可用於抵押
固定資產,他們擁有
技術專利等知識產權卻有著很大
升值潛力。
然而記者同時也瞭解到,在進行此類業務嘗試當舖行中,出於對風險等因素
考慮,知識產權不能作為單一抵押物,只能與其他資產一起進行打包抵押。業內人士同時表示,隨著今後對此類業務
熟悉和規範,不排除它將成為一項獨立
當舖業務
可能。